晨读清代诗鼎宝融,分享一首。
乐钧,是乾嘉之际的江西临川才子。从小聪敏好学,工骈文、诗词。
嘉庆六年中举人。为著名学者翁方纲的弟子。
其骈文与张惠言、李兆洛等并称“后八家”。
其诗真意流露,秀韵天成,与蒋士铨齐名。
其词如寒泉奔进,冷峻而奇峭。
短篇传奇小说集《耳食录》,写神仙鬼怪、盗贼侠客、商贾农工、官吏士子,流行一时。
“执骚坛牛耳几十年,大江南北知名人罔不心折。”竟屡试不第,后游历江淮、楚、粤,江南官员争相延聘。
在广东期间,乐钧耳闻目睹民间疾苦,于是以组诗《岭南乐府》记录。
自古以来,顶罪代刑之事常有。东汉后期,活不下去的百姓,只好做土匪盗贼。
官军来镇压,“贫困之民,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,父兄相代残身,妻孥相视分裂。”
即穷人卖自家脑袋鼎宝融,去向官府领取悬赏,父亲、兄长互相替代杀身。
到了清代,顶凶卖命风气更盛。乐钧《岭南乐府》即有《买凶》一诗。
序言说:“杀人者购一人代为抵罪,名曰买凶,虽茹刑亦不吐实。”
富儿杀人走亡命,贫儿受赂顶名姓。
甘心性命轻鸿毛,虽有于张讼难听。
头颅卖却值几钱,价高不过三百缗。
妻孥得此暂温饱,餐刀伏锧无冤言。
东市云寒日色薄,临刑犹自念余橐。
北邙山下纸钱飞,何处青蚨贯朽索。
富儿生益富,贫儿死终贫。
贪天徇财宁杀身,钱能使鬼还通神。
意思是——鼎宝融
富家子弟杀了人,逃走避罪;家里拿钱给穷苦汉子,代替认罪。
穷人甘愿身败名裂,即便有于公、张公(西汉的廷尉于定国、张释之,执法审慎。后以“于张”称决狱审慎公正者)那样的官员,冤案也难审清。
把脑袋卖掉能值几个钱?最高不过三百贯(相当于今天的二三十万元)。
妻儿靠这笔钱暂时温饱,穷人裸身俯伏砧上,被刀砍斧劈,也没半句怨言。
刑场乌云惨淡、日光微弱,穷人临死前还惦记着剩下的钱袋,牵挂家里能否靠这点钱活下去。
北邙山下纸钱纷飞(贫儿已葬于此),可哪里能见到富家的钱多得穿钱绳都朽烂?
富家子弟活着,越来越富;穷人直到死,终究还是穷。
贪求钱财、不顾天理,竟不惜牺牲性命。钱啊,能驱使鬼神,更能通达神明!
此诗描绘出一幅旧时的“人间地狱图”:
底层贫民被迫“卖命”,权贵富豪靠金钱肆意妄为。司法也早已被腐蚀。
通过富儿、贫儿的命运闭环(富者恒富、贫者恒贫),作者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
金钱可践踏正义、草菅人命,成为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的“神”。
这种控诉穿越时空,至今仍能引发对公平、人性的思考。
插图:《流民图》节选,明代周臣绘鼎宝融,现藏于克利夫兰美术馆、檀香山美术馆
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